俄乌冲突反坦克新变革,100坦克亮相科幻感十足,现代战场坦克需变革
发布日期:2025-09-18 05:48 点击次数:184
一、这个家伙什儿老厉害了,咋说,真是让人挺惊艳
你看,俄乌这场冲突一爆发
大家伙儿都开始拿“坦克无用论”开玩笑了
说实话,这次战场上碰到的那些反坦克武器,真是让人觉得以前那套“坦克靠厚装甲、火炮大就牛逼”的思路
可能真得换个角度想想了
那些反坦克导弹、巡飞弹、竟然自杀式无人机,像那种贝壳一样
随时都能把坦克打个稀碎
很是那种大口径滑膛炮,面对那些天上飞的小飞机、无人机,感觉就像大和号战列舰的460毫米舰炮面对漫天飞机一样无力
有时候,几百美元买个无人机,就能追着主战坦克跑
实在是“穷追不舍”的节奏
二、九三大阅兵亮相的100坦克,真有点科幻味儿
正在这氛围之下
我们这边的100坦克终于在九三大阅兵上亮相了
你说它外表看着那科幻片似的,谁也没想到这么个“未来感”十足的东西
这么一看,大家都觉得挺新颖的
可是有不少人对它的火力表现挺不满意的
原本大家都希望新坦克能装个130、140毫米的滑膛炮,能一炮就把任何装甲目标打得稀碎,副武器也想换成20、30毫米的速射炮
打无人机、打小目标那得多快
可是,100坦克的设计就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猛”
它的主炮反倒变成了105毫米,连99A坦克上的125毫米炮都没留
副武器,就是个12.7毫米高射机枪和7.62毫米的同轴机枪
这配置跟我们那“15式”坦克差不多,虽然说主炮口径变小了,但因为倍径更长
穿甲能力和远距离射击的精准度反倒还不错
其实,100坦克的火力比起99式,反倒没有变强
这就让不少人开始疑惑:为什么要牺牲火力
为什么主战坦克的口径会越造越大
说的就是这个事儿 俺觉得,这个状况还挺有意思
咱们要弄明白,为什么坦克的炮口径要越造越大,从最早的100、105到后来的120、125,竟然当下的滑膛炮
美苏两大阵营拼的就是谁的坦克能把对方的坦克打得稀碎
那时候的作战环境也特殊——核弹、战术核弹满天飞,地面上全是核尘埃
战场像个核辐射的“垃圾堆”
在那样的环境中,坦克和装甲车变成了唯一的“硬骨头”
要在核尘埃里冲锋,就得有厚厚的装甲
要能摧毁对方坦克的“家伙什儿”——甲弹
当时,大家都觉得,既然战场会被核弹炸得满地都是尘土灰尘
于是,坦克设计师们就疯狂加装装甲
主炮的穿甲能力也越造越强
美苏都在拼命研究“甲弹”,碎甲弹、破甲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穿甲能力比以前厉害几百倍不止
美国人还敢冒着核辐射,搞那种贫铀弹
直接把坦克变成“铁桶”
三、战场的变化让“甲弹思维”变得不那么管用了
可是,到了俄乌这场战斗,大家就发现,靠“甲弹对抗”的老套路
你说,坦克要看正面就像是个“铁人”,正面装甲硬得不得了,能抵得住800、1000毫米的钢板厚度
那就像个“漏风的桶”,薄得跟纸一样
以前坦克还能靠空中掩护、野战防空部队稍微“罩着点”,没啥大状况
各种能够攻顶的反坦克导弹、无人机像蚂蚁一样活跃在战场上
就算你空天军全力掌控制空权,那些无人机还是能偷偷摸摸跑到坦克上头
你知道的,俄军的坦克挺厉害,最关键是T-90M啥的,装甲很厚,可是面对那些“攻顶”的导弹和无人机
乌克兰的小无人机,几百美元一架
就能把一辆坦克搞得“站不起来”
它们飞得很低,灵活得很,坦克想射它们,常常都是“打空”
反而被无人机的30毫米机炮“糊一脸”
磨叽到最后,坦克变成了废铁
四、射程太近,打远距离,坦克真难受
再说了,坦克的火炮,虽然说大口径滑膛炮的穿甲能力很牛,但有个致命的缺点——射程太短,基本就只能在2000米以内打得准,超过这个距离
现代的反坦克导弹、小无人机,攻击距离都能跑到5000米以上
你想,坦克在远远的地方“打不着”,只能看着别人用导弹远程“揍”自己
是不是主要对付别的坦克设计的
面对那些灵活的步兵战车,比如乌克兰的M2布拉德利,T-90M都试着射了几次,结果一发都没中
还人家用30毫米机炮“糊了一脸”
这让我觉得,传统坦克的设计
老想着“正面硬碰硬”,在现代战场上
得变变策略,要不就“去远点”用“手长”的优势
五、新一代坦克,不再是“单纯的硬壳”
这就引出了咱们的100坦克
虽然它的125毫米炮没有了,换成105毫米线膛炮,但其实
你知道的,口径变小,坦克的尺寸、重量都能缩减,载弹量反而可以增加
更重要的是,咱们的先进观瞄火控系统
能让它在5000米外的目标也能“命中”
但其实是变得更“灵活”、“精准”
这样一来,你就可以用“远距离远程轰击”,即使打不穿对方的装甲,也能让对方的动力系统、观测设备出状况
再说,当下中国这边基本没啥大规模地面装甲战的需求
哪怕是美俄那帮老大哥都尽量避免和咱们硬碰硬
小规模冲突中,像T-72、阿琼、M1这些“老古董”
新式105炮都绰绰有余
再加上,咱们做了被动和主动防御的升级,比如格栅装甲,虽然不一定能挡住最厉害的“甲弹”
但能有效防反无人机和反反坦克导弹
主动防御系统用混合动力,噪声小,电力充足,可以长时间满功率工作
能更好地拦截那些“臭不要脸”的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
六、智能化,才是真正的“硬核”
说到这儿,俺还听说,100坦克配备了很厉害的探测系统,能提前发现“低慢小”的目标
比如那些无人机或者反坦克导弹
俄军的坦克在面对无人机时,基本就是“被追着跑”
但咱们的100坦克就不一样了
它们可以用遥控武器站上的12.7毫米机枪,或者LG6的拦截弹,自动发现、识别、锁定目标,然后自动开火
你想,整套系统就像有个“智能机器人”在帮忙
打击效率比过去那些“盯着目标慢慢瞄”强多了
我觉得,100坦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炮打仗的铁家伙”了
而是变成了一个“超级智能”的作战节点
它既能自己“单打独斗”,也能作为“指挥中枢”指挥战场上的其他“兄弟”
装甲变得更“聪明”,感知能力也大大增强,无论天上飞的无人机,还是地面上的装甲目标
都能被它“盯得死死的”
竟然我怀疑,配上先进的观瞄系统和可编程弹药
105毫米的主炮还能用来对付空中的直升机
七、未来的坦克,是“智能化”的时代产物
比起美俄那些“老古董”
咱们的100坦克实在领先十年都不止
你想,“艾布拉姆斯X”或者T-14,那都是“甲弹思维”的产物
还像个“中世纪的决斗场”
而咱们这个“新玩意”,不用硬拼硬碰,提前用“远程火力”把对手“干掉”
竟然不用接近就能搞定对方
这就像是“高手在民间”,用“智商”赢了“力量”
真心觉得,时代变了,咱们的坦克也得跟着变
不能再走“厚壳硬炮”的老路子
走远点,用“科技”打仗
那就是,光靠“硬壳子”不行了,要“动脑筋”
未来的战场,不再是单纯比“谁炮大谁硬”
而是比“谁的感知更敏锐、反应更快、能提前发现敌人”
这才是真正的“新时代坦克”,也是咱们这边“走在前面”的标志
真心觉得,“大人,时代变了”,咱们得跟上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