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今年A股市场风格大分化,3个板块ETF配置策略你必须知道

发布日期:2025-08-19 17:25    点击次数:96

引言

今年A股的行情有点意思,小碎步上涨却分化明显,像极了美股的慢牛。各路资金在大小盘、行业主题间来回游走,不少投资者都在琢磨,到底该怎么选?难道真的只有跟着热点才算聪明吗?

正文

这两年炒股圈子里最常见的话题之一,就是“市场到底怎么这么割裂?”你说整体涨得不快吧,但翻开细节一看,有些板块早就悄悄跑出去了。今年最大的变化,其实就是大小盘之间拉开的距离。拿中证A100和中证2000指数做对比,自2024年10月以后,小盘明显领跑大盘。但别光盯着收益,小票回撤也够呛,一旦遇到调整,跌起来比大票还猛。

这种风格切换不仅体现在主板上,更蔓延到了科创板和创业板。自4月下旬以来,科创小票优势开始凸显,这说明资金对成长性的偏好正逐步渗透到各个细分领域。不少人觉得小盘机会多,但估值贵得离谱,比如科创200、创业板综指这些宽基ETF,今年涨幅动辄三四成,可静态估值高悬,让人望而却步。

那怎么办?如果你没有明确判断力,不妨考虑全市场覆盖型ETF,比如锚定全部A股的产品(如563330),去年和今年分别涨了11.47%和14.11%。类似于把整个市场装进一个篮子,“不站队”,但也不错过机会。如果更偏向成长,可以关注科创综指或创业板综指相关ETF;要是看好“小而美”,像科创200、北证50这些指数也是不错选择——不过记住,高收益往往伴随高波动。

除了大小盘之争,还有“新旧赛道”的博弈。比如创新药,今年港股恒生创新药指数飙升近99%,而同期A股CS创新药只涨了30%左右,中药则基本没啥水花。这种冷热交替背后,是资本对于研发管线、政策预期乃至国际竞争力的不同理解。有趣的是,即便短期休整,创新药相关ETF依然持续净流入份额,可见资金还是愿意赌未来科技突破带来的红利。

再来看消费领域,新消费与白酒形成鲜明剪刀差。今年恒生消费指数上涨13.59%,白酒反倒跌了8.75%。但随着白酒不断探底,又有不少资金趁低吸纳,看重其长期品牌价值。从沪深交易所最新公告来看,今年7-8月挂钩白酒指数的ETF连续获得净流入,这说明机构并未完全放弃传统龙头,只是在寻找合适价位布局罢了。

行业内部同样充满分歧,以半导体为例,同样是芯片方向,“设计”类公司表现远胜材料设备类。一方面我国芯片设计与海外差距较小,有业绩释放;另一方面材料设备环节仍需时间追赶。如果担心追高风险,不妨考虑近期刚上市且尚未爆发过的大市值半导体设备类ETF(如588710),或许能捡漏下一轮轮动机会。

信息增量部分,其实当前市场结构性行情越来越明显,大部分热门宽基产品都已被机构广泛布局。例如截至2025年8月12日,中证2000 ETF规模净流入超2亿,而同周期内医药、新能源等主题基金份额增长超过15%。据沪深交易所数据模型显示,目前活跃账户持仓集中度逐渐提升,多数散户已转向组合型资产配置。同时,从产业链角度观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新能源及半导体企业利润弹性,下半年建议重点关注供给侧改革进展及政策驱动力,如近期出台的新一轮科技创新支持措施,对硬科技企业盈利能力将构成支撑。此外,据券商研报(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中金公司)观点,目前关于货币政策走向存在一定分歧:国泰君安认为下半年降息概率较低,应以结构性工具为主;中信证券则倾向于继续维持宽松环境刺激实体经济,而中金公司则提醒警惕通胀预期抬头带来的风险溢价上升。这些分析可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

认知误区揭示:很多朋友总觉得“通胀来了资源必涨”,其实资源类股票受益于通胀并非铁律,要结合供需结构与全球定价机制综合考量,否则容易踩坑。例如今年煤炭、有色虽阶段强势,但后续产能释放可能压制价格反弹空间,所以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