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预言成真!俄乌周末伊斯坦布尔密谈,三年战火迎来关键转折
发布日期:2025-07-29 05:29 点击次数:77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站在镜头前,背后的国旗微微晃动。 他对着全国宣布:“我们已向俄罗斯提议,下周举行新一轮谈判。 ”这句话说在俄军空袭基辅后的深夜,窗外还能看到未散的硝烟。 泽连斯基的语气很坚定,但眼下的乌黑透露出疲惫。 他提到,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乌梅罗夫正在推动这事,谈判地点还是老地方、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几乎同一时间,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开口了。 她说,俄方代表团“早就准备好谈判”,甚至放话称“基辅的信号带来希望”。 这话听起来挺积极,可细品之下,又夹着一丝埋怨——因为就在几天前,扎哈罗娃还公开指责乌克兰在“回避谈判”,让整个进程陷入搁置。
双方嘴上都在喊谈,可战场上的炮声却没停过。 俄军宣布又拿下了顿涅茨克的一个村子,而乌克兰军方则报告前线爆发了数十次交火。 一边谈一边打,这种矛盾的状态,成了俄乌冲突三年多来最真实的写照。
其实,这已是2025年俄乌第三次尝试坐上谈判桌了。 前两次都在伊斯坦布尔,谈出了一些进展,但都卡在了最要命的问题上。
5月16日,双方首次面对面。 土耳其外长费丹主持了那场持续两小时的会谈。 最终达成的协议很具体:互换1000名战俘。 这事算是个破冰点,让外界看到了一丝希望。
第二轮谈判在6月2日举行。 这次谈得更深入,双方同意按“全部换全部”原则交换重伤病战俘,还把25岁以下的年轻战俘和阵亡军人遗体也纳入交换清单。 俄方甚至移交了6000具乌军遗体。 这些动作被看作是为后续谈判铺路。
可一触及核心问题,气氛就僵了。 俄罗斯坚持要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的主权归属,要求乌方承诺永不加入北约。 乌克兰的回应只有四个字:“领土完整。 ”泽连斯基多次公开强调:“俄军必须完全撤出,包括克里米亚! ”
为什么突然又要谈第三轮? 乌克兰的动机其实不难理解。
国内刚经历政府改组,泽连斯基需要时间稳住局面。 更关键的是外部压力——美国新政府给了50天期限,要求尽快达成和平协议。 孙壮志分析,乌克兰如果继续拒绝谈判,“责任方”的帽子就会扣到头上。 这种压力下,泽连斯基必须摆出姿态。
俄罗斯也有自己的算盘。 战事拖得越久,国内经济越吃紧。 军费开支已占到GDP的40%,通胀率飙到15%,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翻倍上涨。 战场上虽占着地盘,但后勤拉得过长,兵员损耗严重。 普京在6月底就放风说“已准备好谈判”,还特意提到要“移交3000具乌军遗体”,显然是想释放缓和信号。
但第三轮谈判能谈出什么? 专家们普遍不太乐观。
战俘交换和遗体移交这类人道议题,大概率能继续推进。 毕竟前两轮已建立了操作流程,双方也有实际需求。
可一碰到停火条件,分歧就深不见底。 乌克兰要求立即无条件停火,好争取喘息时间;俄罗斯却咬定必须先解决“冲突根源”,比如北约东扩和乌克兰中立地位。 扎哈罗娃说得更直白:“停火? 得按我们的顺序来。 ”
安全保障更是死结。 乌克兰坚持要加入北约,至少得拿到国际替代方案;俄罗斯恰恰视此为开战理由,绝不可能让步。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背道而驰,连讨价还价的空间都几乎没有。
谈判桌外,两边的动作也没停。 乌克兰刚向议会提交提案,要把战时状态再延长90天。 泽连斯基签署命令,要求军队继续死守防线。 俄罗斯则加大了对乌东的攻势,试图在谈判前多占些实地筹码。
三年打下来,双方早已摸透了对方的套路:战场优势直接转化成谈判桌上的底气。 乌军若在局部反攻得手,立刻提高要价;俄军一旦夺取关键城镇,条件就变得更苛刻。 这种“以战促谈”的循环,让每一次谈判都成了力量对比的实时反映。
国际角色也在暗中角力。 美国恢复了对乌军援,远程导弹陆续运抵前线;欧洲国家则分裂成两派:匈牙利、斯洛伐克反对继续耗下去,法德却坚持要乌克兰“守住主权”。 而土耳其作为东道主,正努力维持调停者的中立形象。
此刻的伊斯坦布尔,就像一座天平。 一边是三年战火累积的仇恨,另一边是千万平民对停火的渴望。 当俄乌代表团再次走进会场时,他们背负的不仅是各自国家的底线,还有战场上新添的亡魂名单。
#AIGC热点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