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纠结基本面,关注技术走势吧
发布日期:2025-08-20 06:12 点击次数:146
普京在发布会上突然用英语说了一句:“下一次峰会将在莫斯科举行。”
这句话直接让川子当场懵住,支支吾吾没能接上话。
原本剧本里,第二次会谈应该是三方会晤、地点在美国,这样既能彰显主导权,又能在国内刷一波存在感。
结果普京轻描淡写一句话,就把这个局给拆了。
会前川子还放话说,如果停不下来,就加大对俄制裁,可到了关键时刻,又选择了沉默。
美国国内媒体几乎一边倒地将这次会晤打上了“失败”标签,外交场面变得格外尴尬。
这种局面,其实早有人预料。
川子一向喜欢搞大新闻,他的逻辑是先制造一个高调的期待,再用戏剧化的方式收场。
问题是,和俄罗斯打交道的门槛太高,不是靠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
美国国内的政治氛围更是让他束手束脚,尤其在乌克兰问题上,任何“割地换和平”的方案在舆论里都和投降没区别。
这种背景下,欧洲的态度也显得暧昧,历史上的绥靖传统一再被拿来对比。
当年的张伯伦就是反复退让,直到德军入侵波兰才被迫宣战。
转回到市场,美股这一轮上涨,散户是绝对的主力军。
和上一代相比,这批散户几乎没经历过真正的股灾。
他们的交易风格更激进,习惯追逐meme股和短线机会,情绪化很强。
机构反而在高位显得谨慎,开始部分减仓收紧风险。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却在悄悄加码股票,买入了联合健康、地产股等,这让不少投资者又产生了跟随的冲动。
A股的情况有些不同。
东吴证券的统计显示,散户资金虽然有流入,但远没到FOMO的程度。
市场虽然在涨,但情绪还没被彻底点燃。
这种环境下,行情更多是被机构和存量资金推着走,带着一种“慢热”的味道。
债市则是另一番景象。
卖方报告几乎清一色在唱多,理由很统一——经济数据差。
但市场的走势却没理会这种逻辑。
A股在经济数据差的背景下照样涨,债券却在跌,这就是资金面驱动的典型写照。
资金在股市里找机会,就意味着债市暂时没人管。
什么时候债市能反弹?
得等股市掉下来,或者经济数据再出现断崖式下滑。
这种情况下,拿常识去推测决策方的想法用处不大。
当局对局势的自信让他们可能在外部环境变化时依然保持既有节奏。
美联储那边就算停止加息,这边也未必会立刻跟进。
股票也好,债券也罢,在资金主导的市场里,基本面更多像是背景音乐,节奏感真正的来源是技术面。
盯着线走,可能比死守逻辑管用得多。
毕竟,消息面的戏剧化和市场走势的反常识,经常是同时存在的。
外交舞台上,一个眼神、一个词,就能让局面反转;资本市场里,一根K线,也能让情绪瞬间翻盘。
看线,或许才是眼下最诚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