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准退休人员要注意,这几种情况要提前处理好,或将影响养老金领取
发布日期:2025-08-06 08:24 点击次数:176
昨天楼下张大爷拎着菜篮子跟我唠嗑,说再干俩月就满六十,本想着拎包走人,结果新政一落地,他瞬间懵圈:到底哪天算退休?哪天办手续?会不会养老金晚发?一口气十个问号,把我都问饿了。其实像他这样的“准退休焦虑族”今年特别多,延迟退休加弹性退休双buff叠满,规则改了,脑子没跟上,晚一步就可能少拿票子。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把这团毛线一点点理出来,谁再迷糊,直接把文章甩过去就行。
先说最扎心的,退休年龄不再是死杠杠。以前男六十女工人五十女干部五十五,卡得死死的,现在新政给你三条路:提前退、按时退、延迟退。提前退得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养老保险累计缴够十五年,二是提前时间最多不超过三年。别一听“提前”就乐开花,得先跟单位打招呼,让社保专员给你排期,不然人家以为你还要发光发热,耽误申报。按时退就是改革后的新法定年龄,男职工慢慢往六十三挪,女工人往五十五挪,女干部往五十八挪,每年只延几个月,像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就到你。延迟退更讲究,必须单位点头,你情我愿,写进协议,最多再干三年。别以为延迟就一定赚,有人身体扛不住,有人岗位被年轻人盯上,算盘得自己打。
敲黑板,决定走哪条路后,第一件事就是提前三个月告诉单位“我要下车了”,让专员有时间跑社保局给你做档案预审。档案这东西,比你初恋还神秘,一旦写错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养老金直接打折。尤其九十年代前那批人,很多是手写档案,龙飞凤舞,连亲妈都认不出。社保局审核时只看档案第一页那张招工表,身份证户口本都不好使。要是招工表上缺斤少两,赶紧去原籍派出所翻户籍底卡,或者回原单位翻工资条、劳动合同,能补一点是一点。我同学他爸1988年当知青,档案写成1989年,一年视同缴费年限没了,每月少拿两百多,十年就是两万四,一辆小电驴飞了。
档案预审还能提前发现缴费断档。有人九十年代跳槽多,中间漏缴几个月,以为没人查,结果退休时一算,年限不够十五年,当场傻眼。补缴费得跑原单位、原社保局,流程繁琐,提前弄,时间宽裕,临退休再抱佛脚,窗口小姐姐都替你着急。还有一个冷门坑,叫“多重账户”。早些年跨省打工,各地都给你开了社保户,钱撒得全国都是,退休前得合并账户,不然养老金按最低档算,哭都来不及。
说完了养老,再说医保。很多人以为退休就自动享受终身医保,其实医保也有最低缴费年限,多数城市要求男二十五年女二十年,有的城市更高。差一年都不行,得一次性补缴或者继续按月缴。补缴金额按退休时上年度社平工资算,一年几千到上万不等,肉疼。提前自查医保年限,心里有数,别等退休审批表下来了才发现还得补五万,那心情比股票跌停还酸爽。有人问我,医保补缴能不能分期?目前大部分城市仍要求一次性,少数城市可以按月延缴,具体得问当地医保局,别听隔壁老王瞎传。
再讲一个隐藏福利,叫“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如果你在国企、事业单位或者部分大型民企,单位可能给你交年金,退休时一次性或分期领取,妥妥的第二份养老金。年金账户余额、领取方式、税收比例,都要提前问人力,不然退休当月才发现自己还有几十万躺在账上,却错过了最佳领取窗口,白白损失利息。有人嫌麻烦,直接选一次性领,结果税点高到肉跳;也有人选按月领,结果第二年政策调整,利率下调,肠子悔青。年金就像备胎,用不用得上都得先知道它在哪儿。
还有人问,退休当月工资怎么算?答案很简单:干到哪天算哪天。比如你八月十五生日,决定八月一日退,那八月就按十五天发工资,社保也缴到十五日。千万别想着“我多干半个月社保就整月”,系统按天抠,一分钱都不会多给你。同理,养老金也是次月开始发,生日当月不算,别傻等月底到账。
有人担心延迟退休期间生病了怎么办?医保不会断,单位继续给你缴,工伤险也有效,但失业险就停了,因为你已经超过法定劳动年龄。养老险继续累积,多缴一年多一个百分点,长期看划算,但前提是你身体吃得消。我见过六十岁还在工地搬钢筋的大哥,问他为啥不早退,他说“家里俩娃读研,再干三年给他们攒首付”,听得我当场想把奶茶换成矿泉水。
再说个冷知识,退休后想继续打工行不行?当然可以,但只能签劳务协议,不能签劳动合同,出了意外不算工伤,得自己买商业保险。而且你领养老金,打工收入超过个税起征点还得交税,别想着两头通吃。很多大爷大妈退休后返聘,图个乐呵,结果年底税务局寄来账单,一脸懵。
最后说点个人看法。延迟退休大势不可逆,毕竟隔壁日本七十岁还在开出租车,咱们才六十出头,身体倍棒,再干几年也算给国家减负。但政策不能一刀切,重体力劳动者、高危行业、身体不好的人,应该有更灵活的通道。希望未来能增加“分段退休”选项,比如先退后返聘、部分领取养老金,让想休息的休息,想挣钱的挣钱。至于医保补缴金额,能不能参考养老补缴,也分期付款?毕竟一下子掏几万,对普通家庭压力不小。
写到这里,张大爷又发来语音,说他决定按时退,但档案里下乡时间被漏记,下周准备去原单位翻工资单。我隔空给他打气:大爷,为了每个月多两百块,冲!屏幕前的你,如果也站在退休的十字路口,不妨把这篇文章收藏,转发给爸妈、七大姑八大姨,顺便留言说说你觉得延迟退休到底香不香?是早点躺平还是多攒点养老金?评论区等你开麦,咱们一起把这锅粥越煮越明白。
上一篇:直付通开通的签约协议解读
下一篇:生育补贴到底在鼓励谁生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