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大陆厂商,年出货16亿,全球第四!

发布日期:2025-10-11 02:54    点击次数:154

当我们聊起手机里那颗小小的芯片,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处理器时,我们脑海里闪过的名字,通常都是那几个响当当的国际巨头。

比如美国的高通,它的骁龙芯片几乎是所有安卓旗舰手机的标配;还有我们台湾省的联发科,它的天玑系列这几年异军突起,和高通在中高端市场打得难分难解。

当然,还有苹果公司自家研发的A系列芯片,性能强大到让对手望尘莫及。

在国内,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也曾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顶尖产品。

在这些光芒四射的明星背后,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中国大陆的芯片版图上,还潜伏着一位真正的“隐形冠军”。

这家公司平时非常低调,很少出现在聚光灯下,但它的实力却不容小觑。

它在全球手机芯片市场的占有率稳定地超过了10%,牢牢占据着世界第四的位置,仅次于前面提到的那三家巨头。

更让人惊讶的是,根据公开的数据,它在2024年的各类芯片总出货量预计将超过16亿颗。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它意味着这家公司生产的芯片,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家企业,就是紫光展锐。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竞争如此白热化的半导体行业,紫光展锐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它既没有像高通那样掌握着最顶尖的通信专利,也没有像苹果那样拥有封闭的生态系统,更不像前几年的华为麒麟那样有强大的终端品牌作为支撑。

它成功的秘诀,其实就在于选择了一条非常务实且智慧的发展道路,一种被形象地称为“错位竞争”的策略。

我们知道,芯片行业是一个技术和资本都高度密集的领域。

在高端手机芯片市场,那里的竞争已经不能用“激烈”来形容,简直就是“惨烈”。

高通和联发科为了争夺零点几毫米的制程工艺、为了提升几个百分点的性能跑分,每年都要投入天文数字的研发费用。

这就像是在华山之巅比武的绝顶高手,一招一式都关乎生死。

紫光展锐很清楚,以自己当时的实力,如果一头扎进这个“修罗场”,很可能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

于是,它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策:避开主战场,不去和巨头们硬碰硬,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被巨头们“忽视”的广阔市场——中低端入门级市场。

这个决策在当时看来似乎有些“没出息”,但事后证明却是无比正确。

世界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当我们在一线城市讨论5G网速有多快的时候,在全球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如广袤的非洲、南美和东南亚,4G网络才刚刚普及,甚至还有大量的用户在使用功能机向智能手机过渡。

对于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最关心的不是手机能不能玩最高画质的大型游戏,而是价格是否足够便宜,通信是否稳定,电池是否耐用。

他们需要的是一辆经济实惠、皮实耐用的代步车,而不是一辆动辄上百万的超级跑车。

紫光展锐精准地抓住了这个需求,持续在4G芯片领域深耕。

当竞争对手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昂贵的5G芯片上时,紫光展锐推出了一系列性价比极高的4G手机芯片,比如“虎贲”系列。

这些芯片性能足够满足日常社交、视频和一般应用的需求,而且成本控制得非常好,这让手机制造商能够生产出价格极具吸引力的智能手机,有时候甚至只需要几百块钱。

正是凭借着这个策略,紫光展锐的芯片随着中国手机品牌出海的浪潮,迅速占领了非洲等新兴市场,一度被誉为“非洲手机芯片之王”。

这个称号背后,是数以亿计的用户通过搭载展锐芯片的手机,第一次连接上了互联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当然,光靠手机芯片,还撑不起一年16亿颗这么庞大的出货量。

紫光展锐的另一大智慧,在于它的业务布局并不仅仅局限于手机这一个领域。

它像一棵大树,手机芯片是它的主干,但它的根系和枝叶,早已延伸到了物联网世界的各个角落。

举一个我们身边很常见的例子:儿童智能手表。

如今,给孩子配一个能打电话、能定位的儿童手表,已经成了很多家长的标配。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小市场里,紫光展锐是绝对的霸主,它的儿童手表芯片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为什么?

因为儿童手表对芯片的需求和入门级手机非常相似:要求极低的功耗以保证续航,要求高度的集成度把通信、定位等功能都做到一颗芯片里,同时对成本极其敏感。

这恰恰是紫光展锐最擅长的领域。

除了儿童手表,紫光展锐的芯片还被广泛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数“看不见”的地方。

比如,你在超市结账时用的扫码支付POS机,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里的智能锁,快递小哥手上用的物流扫描终端,家里墙上挂着的智能电表,工厂流水线上的数据采集器,甚至在农业、矿业、交通等领域,都有紫光展锐芯片的身影。

这些物联网设备对芯片的要求,不是要有多么强大的计算能力,而是要极致的稳定、可靠、低功耗和低成本。

每一个细分领域的需求量可能不是特别大,但当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应用场景汇集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个浩瀚如海的市场。

正是通过这种“蚂蚁雄兵”式的渗透,紫光展锐才最终达成了16亿颗芯片出货的惊人成就。

话又说回来,我们也要客观地认识到,尽管紫光展锐在出货量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技术层面上,尤其是在代表着行业顶尖水平的高端芯片领域,它与高通、联发科等巨头相比,确实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虽然内力深厚(出货量大),但顶级招式(高端性能)还不够精湛。

但这恰恰是中国许多科技企业发展的真实写照:先生存,后发展。

先通过广阔的中低端市场站稳脚跟,积累资本、技术和人才,然后才能有底气向技术金字塔的顶端发起冲击。

没有庞大的出货量作为基础,就没有持续的研发投入,也就谈不上所谓的质量和高端突破。

这条路虽然漫长,但却走得异常坚实。

紫光展锐的存在,对于我们整个国家的半导体产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它保证了在基础通信和物联网领域,我们有了一块可靠的“压舱石”,不会在关键时刻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