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剥离“包袱”聚焦半导体,实现业绩惊天逆转
发布日期:2025-08-05 03:02 点击次数:57
在科技行业的浪潮中,企业的战略抉择往往决定着未来的命运。闻泰科技,这家曾经的ODM(原始设计制造商)龙头,在经历了数年的业务挣扎后,于2025年毅然踏上转型之路,通过剥离亏损业务、聚焦半导体核心赛道,实现了业绩的惊天逆转,上演了一场“脱胎换骨”的精彩大戏。
战略转型:斩断“病尾”,向半导体全力冲刺
闻泰科技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年业务困境下的必然选择。作为我国电子产品行业内的ODM龙头,闻泰科技以电子产品集成业务发家,业务范围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全链条。然而,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ODM业务逐渐成为拖累公司发展的“包袱”。
2025年初,经过数年的纠结与权衡,闻泰科技终于下定决心,将多年经营却毫无起色的ODM业务这条“病尾”彻底斩去。公司宣布将部分子公司的100%股权及多项业务资产打包出售,其中包括昆明闻讯、黄石智通、昆明智通、闻泰科技(深圳)、闻泰科技(无锡)、无锡闻讯及Wingtech等,购买方为立讯精密及其下属子公司。这一举措,标志着闻泰科技彻底告别ODM龙头的身份,向半导体业务全力聚焦。
仅仅4个月后,闻泰科技再次释放强烈的转型信号。2025年7月,公司宣布进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人事变动,新提名的候补人员基本均为“安世系”。这一人事调整并非偶然,而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一环。毕竟,消费电子与半导体行业在技术路线、产品架构、经营模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原有管理层的经验难以适应半导体业务的发展需求,“安世系”高管的上位,将为公司半导体业务的发展注入更专业的力量。
业绩反转:从亏损到暴增,转型成效立竿见影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后,闻泰科技的业绩迎来了“反攻”。在2025年半年业绩预告中,公司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成绩单: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90亿元~5.85亿元,与2024年上半年的1.40亿元相比,同比大增178%~317%;扣非净利润更是实现扭亏为盈,预计为2.60亿元~3.90亿元,而2024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为-1.28亿元。
这份亮眼的业绩预告,不仅是对闻泰科技转型战略的肯定,更让市场看到了公司聚焦半导体业务后的巨大潜力。事实上,这并非闻泰科技首次因半导体业务而实现业绩突破。回溯公司的发展历程,2018年对安世半导体的收购,为今日的业绩爆发埋下了伏笔。
关键收购:安世半导体成为“救命稻草”
时间拉回到2018年,彼时的闻泰科技营收为173亿元,而安世半导体刚刚从荷兰恩智浦(NXP)剥离出来,是当时全球最大的IDM标准器件半导体供应商,以1000多亿颗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营收约110亿元。两家营收规模相近的企业,却上演了一场“蛇吞象”式的并购——闻泰科技豪掷264亿元拿下安世半导体75%的股权。
这笔看似大胆的收购,在后续的发展中被证明是极具远见的决策。2019年,安世半导体完成并表后,闻泰科技当年的营业收入直接暴涨约240%,一举跨过400亿大关。在此后的五年间,公司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2024年的营业收入已达到735.98亿元。
更重要的是,安世半导体为闻泰科技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闻泰科技逐渐发现,原本只是为了拓展业务范围、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半导体业务,悄然成为了支撑公司利润的支柱。数据显示,半导体业务的毛利率持续攀升,由2020年的29.91%上升至37%以上,而同期ODM业务的毛利率却由12.11%大幅下滑至2%-5%区间,两者的差距日益拉大。
在我国半导体市场,通过收购实现业绩跃升的案例并不少见,韦尔股份收购豪威科技、紫光国微收购法国Linxens、北京君正收购美国ISSI及下属品牌等均在此列。而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收购,更是打响了国内企业大规模海外并购的第一枪,在此之前,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并购多为数亿元的小规模交易。
剥离动因:ODM业务成“烫手山芋”
尽管闻泰科技的营业收入在收购安世半导体后连年增长,但背后却隐藏着净利润连年下降的隐忧。这一矛盾的根源,正是占比过高却持续亏损的ODM业务。
从业务占比来看,自收购安世半导体以来,电子产品集成业务(ODM)始终是闻泰科技的营收主线,半导体业务的营收占比始终没有突破30%。数据显示,2020年ODM业务占比为81.21%,半导体业务占比为18.79%;到2025年一季度,ODM业务占比仍高达71.61%,半导体业务占比为28.33%。
更令人担忧的是,安世半导体的加入并没有与ODM业务形成有效的协同作用,两者如同“两条腿”各走各的路。在消费电子行业整体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头部厂商依靠苹果、小米、华为等大客户资源,把持着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而闻泰科技尽管有着ODM带来的灵活性优势,但在头部企业数千亿级的订单优势面前,只能屈居电子产业第二梯队。
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迎来复苏,但闻泰科技的ODM业务却未能抓住这一机遇,反而深陷行业弊端的泥潭。极低的毛利率使得ODM业务在扣除期间费用后连年亏损,利润缺口全靠半导体业务填补。屋漏偏逢连夜雨,2024年底,公司ODM业务被列入实体清单,成为压垮公司利润的最后一根稻草。
数据显示,2024年闻泰科技ODM相关长期资产计提大额减值,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提18.08亿元,较2023年的0.3亿元同比暴增5926.67%;在建工程减值计提1.94亿元;整体资产减值合计达30.77亿元,较2023年的9.34亿元同比增加229.44%。受此影响,闻泰科技2024年净利润为-28.58亿元,较2023年的9.67亿元大幅下滑,出现了公司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售ODM业务成为闻泰科技的必然选择。而对于立讯精密而言,此次收购也符合其战略发展需求。立讯精密正处于由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向ODM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司在2025年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到,将借助外延并购强化ODM集成能力。因此,双方的合作可谓一拍即合,闻泰科技剥离了“包袱”,立讯精密则获得了急需的ODM资源。
行业趋势:并购重组成主旋律,闻泰走出特色路
2025年,我国半导体市场的基调是平台与重组,企业的并购热情重新燃起。纳芯微、长川科技、富乐德等知名企业都纷纷宣布了自己的并购计划,行业整合步伐加快。
在这股并购浪潮中,闻泰科技的业务重组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其他友商多是通过整合并购来扩大业务版图,而闻泰科技则选择向外出售资产,聚焦核心的半导体业务。这种“做减法”的策略,虽然与行业主流趋势有所不同,但却最适合闻泰科技的发展现状。
通过剥离亏损的ODM业务,闻泰科技能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半导体业务中,充分发挥安世半导体在逻辑、分立、MOSFET器件等领域的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半导体市场中抢占更多份额。同时,“安世系”高管的上位,也将为公司带来更贴合半导体行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推动公司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回顾闻泰科技的发展历程,既有不幸的一面,也有幸运的成分。不幸的是,作为公司立身之本的电子产品集成(ODM)业务,在行业浪潮的冲击下独木难支,最终离开了公司的怀抱;幸运的是,2018年对安世半导体的并购,为公司带来了难得的第二次发展机会,使其能够在半导体赛道上重新出发。
如今的闻泰科技,已经卸下了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虽然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凭借在半导体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明确的战略方向,公司有望在半导体巨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正如牌桌上的博弈,只要留在牌局之中,就永远有翻盘的希望,而闻泰科技,显然已经为下一轮的“出牌”做好了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