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675亿的美国梦碎了!郭台铭还在折腾,京东方已悄然称霸

发布日期:2025-11-21 19:55    点击次数:158

2018年,特朗普亲自挥着铁锹,喊出那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谁也没想到,这场价值675亿的豪赌,几年后竟以3.75亿美元被贱卖收场,曾经承诺的上万个工作岗位,最后连一千人都不到。

这事儿荒唐得就像个段子。

就在郭台铭满世界描绘他那宏伟的未来工厂蓝图时,白宫东厅的聚光灯打在他身上,显得格外耀眼。威斯康星州为了这个项目,几乎是倾其所有,又是减税又是修路,近30亿美元的补贴说给就给。奠基那天,工地上热火朝天,警戒线外的居民,眼里全是未来的希望。

可这高光时刻,短得就像一场梦。

本来说好2020年投产的10.5代面板厂,核心设备却迟迟不见踪影。没过多久,富士康突然变卦,说要从大尺寸面板改成中小尺寸,投资额也从675亿砍到了区区46亿,缩水超过九成。当地人的期待,就像是被戳破的气球,瞬间瘪了。

更让人看不懂的操作还在后面。面板不做了,厂房直接改成了数据中心。最后,两栋新建的楼被低价甩卖,当年那片喧嚣的土地,如今只剩下微软接手后的工地还在施工。

这场闹剧的背后,其实早有预兆。2019年,郭台铭突然辞去董事长职务,一头扎进了政治选举的浑水里。他这一转身,不仅把企业的战略方向盘丢到了一边,连之前收购的夏普都给耽误了,让富士康在海外的布局彻底陷入了泥潭。

有意思的是,就在富士康在美国市场苦苦挣扎的这八年里,地球另一端的中国面板企业,正悄悄地干着一件大事。

京东方就是那个最典型的狠角色。早在2003年,当整个行业还是外资的天下时,它就一头扎了进来。别人都笑它烧钱,它却在合肥、成都等地,一座座高世代工厂拔地而起。光是合肥那条10.5代线,就真金白银地砸了400亿。

2017年,这条线一点亮,直接把LG从全球最大液晶面板供应商的宝座上拉了下来。到2025年上半年,全球每三块大尺寸液晶面板里,就有一块来自京东方。就连曾经的行业霸主三星,其电视面板的61%都需要中国企业供应。

TCL旗下的华星光电,同样不是省油的灯。它不仅在深圳建起了中国首条自主研发的高世代面板线,还在2020年干脆利落地收购了三星在苏州的工厂,产能一路狂飙。现在,华星光电稳坐全球前三,在86寸、75寸这些大尺寸产品上,几乎无人能及。

一边是八年饮恨,一地鸡毛;另一边是二十年磨一剑,逆袭全球。这戏剧性的反转,背后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制造业,尤其面板这种重资产行业,玩的就是长期主义和产业链生态。它需要的是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投入。企业的掌舵人一旦分心,战略摇摆不定,就像一艘失去了航向的巨轮,再大也会触礁。更何况,美国那边根本没有完整的面板产业链,技术工人又少又贵,成本和效率完全失衡。

反观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们,它们的成功秘诀也没那么复杂。第一是扎根在中国这片制造业的沃土上,从零件到物流,形成了一个闭环。第二是玩命地投研发,把核心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第三就是专注,死磕面板主业,不被外面的风口诱惑。

说白了,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来就不是靠几场高调的发布会或者几句响亮的口号,而是靠扎实的产业链、稳定的战略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花里胡哨的故事,终究是讲给别人听的,市场只认实打实的东西。

未来,面板行业的技术迭代只会越来越快,竞争也会更激烈。但对中国制造业来说,这条路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