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广告惹祸!特朗普对加拿大加征10%新关税
发布日期:2025-11-20 04:46 点击次数:83
一辆印着里根头像的加拿大广告车驶入美国边境,30秒的旧演讲新剪辑,竟换来特朗普一纸10%的额外关税令。这不是政治讽刺剧,而是2025年10月25日真实发生的外交冲突。安大略省一则批评美国关税政策的广告,被特朗普定性为“欺诈”与“敌对行为”,随即招致贸易报复。规则未尽,情绪先行。
这起由地方广告引发的关税升级,表面是形象权争议,实则暴露更深层现实:美加贸易关系正从制度化协商滑向领导人个人意志的博弈。加拿大援引里根演讲,意在唤醒美国对自由贸易的共识;特朗普以关税回应,却用行动否定了这一共识的存在。当一则视频成为“宣战书”,贸易体系的脆弱性已昭然若揭。
《美墨加协定》(USMCA)本应是处理此类争端的制度框架。该协定设有强制仲裁机制,并已在美墨之间成功运行——2024年美国就墨西哥转基因玉米禁令提起诉讼,争端小组裁定美方胜诉,墨西哥最终撤令。但同样面临贸易摩擦的加拿大,却从未启动USMCA争端程序。这不是巧合,而是策略选择:加拿大深知,面对一个偏好单边行动的美国总统,法律程序往往慢于政治决断。
近年来,美加贸易争端频发,但解决路径始终绕不开领导人互动。2025年5月白宫会晤、8月卡尼取消部分报复性关税、10月福特暂停广告投放,无一不是政治姿态的交换。加拿大甚至转向WTO申诉,却回避USMCA机制。这说明,在当前政治环境下,规则的权威已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以退为进”的谈判艺术和对领导人情绪的精准揣度。
这种“规则让位于情绪”的趋势,正在重塑北美经济秩序。当关税可因一则广告而加征,企业便无法依赖稳定预期进行投资;当谈判可因一句言论而中止,盟友间的战略互信也将持续流失。加拿大已开始布局“去美国化”出口战略,计划十年内将非美市场出口翻倍,这不仅是经济调整,更是对单边主义的实质性回应。
全球贸易体系若持续被象征性冲突主导,终将退回到强权即公理的旧时代。真正的自由贸易,不应惧怕批评,更不应以情绪化报复来捍卫。当政治表演凌驾于制度之上,输掉的不只是谈判桌,还有整个世界的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