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首相黄粱梦碎?一场26年执政联盟破裂背后的隐秘博弈
发布日期:2025-10-25 21:31 点击次数:198
2025年10月10日,东京永田町,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与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面对面坐着,气氛降至冰点。
齐藤铁夫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绝不可能在选票上写下‘高市早苗’的名字。”——这场在日本政坛持续26年的执政联盟,在短短六天内彻底崩塌。
一、联盟破裂:黑金政治与权力傲慢的引爆点
自民党与公明党的合作始于1999年,曾被比作“政治联姻”。但10月4日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后,其一系列举动彻底激怒了公明党。核心矛盾直指自民党根深蒂固的“黑金政治”。公明党要求自民党彻查政治献金丑闻,并严格限定政治捐款接收方。
但高市早苗在7日的会谈中,任命曾因黑金丑闻辞职务的萩生田光一为代理干事长。这一举动被公明党视为“公然挑衅”。
齐藤铁夫在会谈中直言:“此项任命代表自民党根本无意跟‘黑金政治’进行切割”。更隐秘的冲突在于麻生太郎的幕后操控。
高市早苗任命麻生为自民党副总裁,公明党内部认为这是“派系回报式分封”。日本每日广播公司评论员武田一显更直言,高市早苗是麻生的“傀儡”,形成“上皇听政”格局。
二、理念冲突:历史观与外交路线的深层对立
公明党对高市早苗的鹰派立场长期心存疑虑。齐藤铁夫曾向高市提出“三大担忧”:黑金政治、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对外国人的过度排斥。
尽管高市早苗已承诺不在17日靖国神社秋季大祭期间“拜鬼”,但公明党担忧其否认二战历史的立场将引发外交危机。
前大阪市长桥下彻曾警告:“当上首相的人应明确表示绝不会重蹈太平洋战争的覆辙”。此外,高市早苗的排外主义与公明党倡导的多元文化格格不入。
在东亚区域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公明党认为她的极端主张将使日本陷入外交孤立。
三、权力博弈:在野党合围与自民党的困局
联盟破裂后,自民党在众议院仅占196席,距离过半数的233席还差37席。公明党的24席转而支持自家党首,使高市早苗陷入绝境。
在野党趁机合围。立宪民主党(148席)联合国民民主党(27席)和日本维新会(35席),试图推举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为首相候选人。
玉木本人已在社交媒体宣称“已准备好担任日本首相”。自民党内部也出现裂痕。石破茂支持者蠢蠢欲动,党内有声音要求石破茂暂留首相职位。若高市早苗在首相指名选举中失败,石破茂可能继续代理首相。
四、危机蔓延:内政外交的双重夹击
政治僵局已对日本民生造成直接影响。原本已达成共识的汽油税减税政策因政局动荡停滞,近1.5万亿日元的财政缺口无法填补。更紧迫的是“高中学费减免计划”陷入停滞。
日本财务省官员担忧,若11月前政策仍不明朗,将影响大批考生升学。外交层面更是危机重重。
10月底,日本将接连迎来东盟峰会、特朗普访日、APEC会议。分析人士认为,高市早苗若仓促上任,面对如此密集的外交议程将是“不可能的任务”。
特朗普政府至今未对日本政局表态,被解读为“观望”姿态。
五、历史镜鉴:短命首相的魔咒重现?
天普大学教授库切克指出:“高市面临的政治不确定性将非常大,且几乎没有什么好的选择”。
这一幕让人联想到日本“首相走马灯”时代——石破茂执政仅一年便被迫下台。若高市早苗勉强组阁,其执政前景依然黯淡。
失去公明党的“缓冲带”,她的修宪、扩军等右翼议程将在国会举步维艰。而若向中间路线妥协,又会引发自民党右翼反弹。
10月11日,高市早苗站在自民党总部窗前,面色严峻。原本近在咫尺的首相之位,如今隔着一道由黑金政治、历史观冲突和权力博弈筑起的高墙。
这场26年联盟的崩塌,不仅关乎一个人的首相梦,更暴露了日本政治深层的结构性危机。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