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一打,普京才恍然大悟:原来东方这股力量,咱们真没看透!
发布日期:2025-10-10 19:16 点击次数:108
以前俄罗斯总觉得,欧洲那边才是正经大哥。
经济、文化、政治,全往西边靠。
结果呢。
2022年2月一出事,西方立马翻脸。
SWIFT不要你了,银行转账直接瘫痪。
能源出口限价,每桶油不准卖过60美元。
技术封锁更狠,芯片、飞机零件,统统断供。
卢布哗哗掉,通胀窜上天。
这下傻眼了。
普京这才明白,东方不是备胎,是救命的。
2025年3月5号,季托夫在卫星社采访里说得很直白。
我们过去真看错了东方。
他是俄中友好委员会的人,常年跑中国。
他说,以前俄罗斯企业觉得,东方市场就是便宜货地盘,技术不行,买家也不讲究。
可一去中国傻了。
高铁跑得稳,电动车满街跑,5G基站铺得比莫斯科还密。
一辆德国车卖几百万卢布,中国同款一半价钱都不到。
这不是政治站队,这是生意,实实在在的买卖。
中俄贸易额从2022年1100亿,跳到2023年2401亿。
2024年再涨到2448亿。
中国海关的数据,差不了。
对俄出口涨了4.1%,俄罗斯卖油卖气也稳住了。
中国成了俄罗斯最大原油客户。
2024年买了超1亿吨。
明年还要加量,签了新协议,原油贸易提到3000万吨。
冲突前,俄罗斯能源卖给东方的不到两成。
现在?超过七成。
为啥转这么快。
西方限价,油砸手里卖不掉。
中国、印度不管那套,用人民币、卢布结算,不碰美元,风险小。
东线天然气管道,2023年运量翻倍。
西伯利亚力量项目,全天候开工。
印度2024年买了200多万吨俄油,便宜拿货,帮俄罗斯消化了欧洲退回来的单子。
越南买煤炭,泰国要液化气,东盟虽然量不大,但涨得猛。
超市货架也变了。
西方品牌撤走,空了一半。
中国手机、电脑、家电全补上了。
华为小米卖得好,性价比高。
2024年电子产品出口对俄涨了三成以上。
街上跑的比亚迪、长城越来越多。
价格比特斯拉便宜一半,性能不差。
季托夫特别提了一句,高科技才是关键。
以前机床、芯片靠德国,现在华为在莫斯科设了研发中心,帮着建5G。
土耳其的布料,东盟的水果,也都进来了,顶替了欧洲货。
普京不是光说不练。
2023年发总统令,搞“向东转”。
投钱开发远东,建中俄跨境电商。
2024年东方经济论坛上,他讲得很清楚。
世界不是只有欧美,亚洲才是未来。
俄罗斯不能再当欧洲附庸了。
三年下来,西方没松手,但俄罗斯经济挺住了。
2024年GDP涨了3.6%。
靠东方拉的。
不过2025年上半年数据有点软。
1到7月中俄贸易1258亿,降了8.1%。
中国出口少8.5%,进口少7.7%。
原因有几个。
油价波动,俄罗斯自己也在调产能。
中国进口更谨慎,不瞎买。
但工贸部说了,总量大,全年还能稳住。
另外,印度这边关系也变了。
过去主要是卖武器,现在能源合作猛增。
2024年俄印贸易破纪录,油是大头。
印度不认G7限价,照买俄油。
莫迪聪明,省钱又保供应。
俄罗斯也乐意,用卢比结算,避风险。
东盟更热闹。
2024年跟俄罗斯做了500多亿美元生意。
越南要化肥,俄罗斯正好产得多。
泰国出口水果,换石油。
靠上合组织和金砖机制,俄罗斯把这些国家绑得更紧。
往后路还长。
西方制裁不会轻易撤。
东方也不是谁都能挤进去。
中国胃口大,但要求也高。
俄罗斯得把东西做得更好,才能跟上节奏。
2025年能源路线图是个。
核电、航天这些高技术合作,才刚开始挖。
印度和东盟还有空间。
远东开发区等着外资进来。
这一仗,打得疼。
但也打醒了。
普京没认输。
他换了条活路。
从挨打,到转身,再到主动找饭吃。
东方,现在是发动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