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寄予厚望的欧洲联军沦为政治秀,各国出兵承诺背后藏真实考量:怕参战、怕核武、怕内乱
发布日期:2025-10-09 09:22 点击次数:85
挪威派了一支特种部队,穿着雪地迷彩,带着极地装备,准备开赴乌克兰——可乌克兰东部是大平原,这些装备根本用不上。芬兰凑了几十人,却私下和北约报备“只负责后勤,绝不前往前线”。这就是一度被媒体热烈炒作的“26国援乌联军”部分真实画面。
德国曾高调宣布派遣装甲旅,坦克在训练场轰鸣的画面广为传播。但后续披露的信息显示,这些坦克连炮弹都未完全备齐。法国则用军用运输机往东欧运送了一批轮式战车,后被曝光是法军淘汰的旧款,连刹车都时常需要维修。
联军选择的集结地是距离乌克兰边境仅一百多公里的波兰东部。从地图上看,坦克部队如果全速推进,半天即可抵达前线。这一度让乌克兰方面感到振奋。
然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仅回应了四个字:“入境就打”。这不是一句空话,俄军随即采取了实质行动,将“伊斯坎德尔”导弹旅调往哈尔科夫边境地区。卫星图像显示,导弹发射车白天隐蔽在森林中,夜间频繁转移阵地,北约侦察机多次尝试都难以准确定位。
俄方甚至还公布了一份详细的“打击清单”,明确列出了在波兰的联军集结地、匈牙利边境的物资站等目标,并标注了优先打击顺序。
普京的警告和俄军的实际部署产生了迅速的效果。挪威的特种部队第二天就以“需要调整部署”为由,悄然撤离。芬兰也迅速以“国内要搞演习”为借口,将几十名人员全部撤回。
德国联邦议会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军方代表在会上出示情报,评估认为其装甲旅若进入乌克兰,48小时内就可能被摧毁,且救援困难。会议后决定,“装甲旅先停着,等后续通知”,这实质上等于无限期搁置了派遣计划。
原本声势浩大的26国联军计划,在几天内就近乎瓦解。随后,欧洲国家此前承诺的武器援助也开始出现延迟,德国表示“装备要检修”,法国称“弹药没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