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后,中国对朝鲜有了新打算?1个月后,金正恩也要大阅兵
发布日期:2025-09-19 11:31 点击次数:115
九三阅兵结束后没几天,中国就把一封重量级的贺电送到了平壤。没有什么外交辞令比这种紧接着重大国事活动的致意更能说明重视程度。这封贺电,从时间到内容,全都透着一个信号,中朝关系的层级正在往上走。
不同寻常的是,朝鲜方面不仅收下了,还让《劳动新闻》全文刊登。这在朝鲜的惯例里很罕见。一般外交场合的祝贺,给朝中社发个简稿就够了,这次却等于让全国民众都知道:中国的态度就是这样明确。
贺电里有两句话特别抢眼。第一句是“中朝传统友谊是宝贵财富,值得传承和发展”,这是感情牌。另一句是“我同你再次会晤,共同规划了两党两国发展蓝图”,这就不光是感情,是战略互信。
感情牌能暖心,但蓝图才是硬货。从字里行间,能看出中方需要一个稳定的朝鲜,而朝鲜需要中国在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实质性支撑。这就是彼此的利益接合点。
这背后的意思很直白:稳定是前提,有了稳定才谈得上把地缘局势掰向对各自有利的方向。朝鲜的角色也在变化,从过去被当作不可控变量,到现在把自己定位成能左右地区格局的参与者。
九三阅兵的画面里,中俄朝领导人站在一起,这个画面本身就是国际舞台上的一句重话。对于一些没被邀请或者没去的国家来说,这个画面起码有一个信号:朝鲜的国际定位在升格,而且是在中俄的战略框架里占了一个支点位置。
中国的贺电和高规格接待,就是对此的认同。这相当于背书。过去忽略朝鲜或者把它当作“变数”的各方,现在要重新做账了。因为朝鲜现在正在主动告诉外界:我选择了站在这里,中国也认了这个位置。
而这种站位,不会只靠外交声明来巩固,军事仪式是必不可少的。朝鲜的算盘很可能已经打好,10月10日搞一场自己的阅兵。这不只是劳动党成立80周年的纪念,而是要和中俄的步调对齐。
中俄今年都用了阅兵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牺牲与贡献,这里面还有一个针对西方的隐形批评,西方一些国家在历史问题上无限模糊、回避责任。朝鲜在二战中同样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现在用阅兵回应,也是在插话。
金正恩刚从北京回去,朝鲜电视台就放出了访华纪录片,里面夹了不少北京阅兵的镜头。这不是随便拼接的,是在消化别人经验,准备用在自己的场合里。
所以才有传言说,朝鲜这次会秀“火星-20”型新洲际导弹。据说射程一万六千公里,理论上够得着美国本土。如果真出现在阅兵上,美韩那边的联合军演可能要稳一稳。毕竟核威慑不是写在纸上,是摆在眼前的硬件。
把中朝互动和朝鲜阅兵放在一个时间轴上看,就更有味道。今年秋天,中俄朝这套连环动作,既是纪念,也是在告诉外界,三方的战略距离很近。
需要注意的还有一点,朝鲜不只是要国内观众看见阅兵的力量,它要让外部世界看见的是一种能力:不仅有意愿站出来,还能在军事牌上亮出手。这和它想成为地区性大国的定位一致。九三阅兵,也许就是它迈出这步的起点。
反过来看,中国在这事上的节奏安排得很细。从九三活动上的同框,到紧接着的贺电,再到对未来发展蓝图的认可,每一步都在释放稳定的支持信号。这不仅是外交礼节,更是实实在在的地缘格局操作。
而当朝鲜把这种支持放进自家报纸的头版,就等于给全国人民解释:未来我们会和中国走得更近,这不只是朋友,更是伙伴。
接下来,就看平壤的阅兵会端出什么菜。如果“火星-20”真亮相,那么在东北亚的军事态势图上,一条新的红线就会被画出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