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央行公布惊人数据:居民存款单月大减一万一千亿,资金流向何处?

发布日期:2025-08-20 03:36    点击次数:64

居民的存款在一个月内减了1.1万亿大洋!

一到七月份的那个金融数据公布以后,整个财经圈都炸开锅了。

其实这些年听到最多的,还是居民储蓄又多了多少亿的消息。

眼看着局势突然来了个大转折,这究竟预示着什么样的信号呢?

存款大挪移

要明白这个怪现象,首先得搞清楚,为什么以前老百姓总是拼命攒钱。

就是说个题目,两个字:担心。担心啥呢?主要是担心没钱用。

这几年找工作真挺难的,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可说不定哪天就得被裁掉。

收入虽然不稳,但是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还有老人看病,这些个开销,哪个不缺钱呢?

要是手头没有点积蓄,晚上睡觉都不踏实。再说了,担心投资亏损,也是让人头疼。

实体经济这会儿不怎么样,开店的陆续关门,工厂也接连倒闭,炒股的资金被套,理财的人也遇到坑。

比起拼命冒险投钱,结果血本全无,还不如安安稳稳把钱存在银行里。

虽然利息一直在跌,但本金还在,总比一股脑亏掉强得多。

尤其是在这几年疫情的影响下,大家存钱的这个念头变得更坚决了。

收入这几年少了不少,可花的钱却一分钱不少,再加上房市开始降温,买房这事儿也不敢随便动心了。

所以说,攒钱变成了老百姓的第一要事,银行里面的存款数字也就一路飙升。

那么,啥时候老百姓会集体把钱取出来呢?这个得看看“历史上的情形”咋样。

比如说,从2007年到2008年,A股股市一路冲到6000点,那会儿确实是全民都在炒股的疯狂时期。

不管是上班的年轻人,还是退休的老爷老奶,嘴里总在聊的,无非就是哪只股票值得买。

在这样的氛围里,谁还会愿意把血汗钱存在银行赚那点利息呢?大伙儿都在疯狂取钱去炒股,生怕错失哪个暴赚的好机会。

到了2015年,情况又变得不一样了。

国家开始推行楼市去库存的策略,计划用三年时间拆掉1800万套房子,结果引来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

那会儿买房就像是在抢白菜,错过今天,明天价格都要涨了。

大家都开始拿出存款来付首付,结果银行存款也跟着大幅度减少了。

眼下这情况一比之前两次,关于那1.1万亿到底去了哪儿,答案就一清二楚了。

股市“吸金池”

这事儿一看就知道了,7月份居民存款少了1.1万亿的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猛涨了2.14万亿。

这些非银存款到底啥玩意儿呢?大致就包括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基金公司打理的资金啥的。

就是说,老百姓把银行里的钱拿出来,转到股市和基金里去了。

这波大规模资金出兑,原因很明显,看看7月的股市表现就知道了。

上证指数上涨了3.74%,深证成指也上扬了5.2%,而创业板更是猛涨了8.14%。

看看全年的成绩吧,三大指数的涨幅都超过了10%,创业板的涨幅更是超过了18%。

和之前比起来,银行的存款利率确实掉得挺厉害的。一年期的定期存款现在已经不到1%了,存个10万块,拿一年下来得到的利息都差不多不到1000块。

要是把这10万投到股市的话,按照7月份的涨势,一个月下来可能就能赚几千块钱。

这样的鲜明反差,确保越来越多的人心里不安起来。而且,更关键的是,政策方面也是明确在帮扶股市。

银行股又拉了一波,保险股紧接着走了一段,接着券商股也跟着奋力上涨,各板块轮番躁动不休。

市场发出的信号很明显:不打算让股市下跌,得稳住,甚至还想在稳定中再升点。

这让投资者信心满满, Resulting in一股浩浩荡荡的入市热潮逐渐开启。

7月份新注册股民账户达到196万户,比去年同期激增了70%,这意味着每天有超过6万人纷纷跑去开盘炒股。

最新数据嘛,股市每天的成交额已经冲破2万亿大关,融资融券的余额也超过了2.05万亿。

这数字就说明啦,挺多的钱正源源不断地往股市里扑。

虽然和去年10月的3.45万亿大规模相比还有点距离,但这个趋势啊,已经挺明显了。

可问题也就跟着出现了,为什么这些资金没向楼市涌去呢?要知道啊,中国人对房子的那份执着可是出了名的。

原因其实挺直白的:眼下的房市和股市简直就像天差地别,一个火热得不行,一个冷得要命。

楼市为何被冷落?

现在来看,大多数城里的房价还是在跌,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基本上打了折扣。

再加上那些限购限贷的政策还这么紧,想要卖个房子真不容易,难啊。

现在流动性这么紧,又觉得收益没啥太大希望,谁还愿意把钱放进去呢?

再加上,房地产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不能随意大起大落,毕竟涉及到的就业人员真不少啊。

从建筑工人到装修师傅,再到房产中介和物业管理,这整个产业链撑起了不少人的生活。

要是房市出了点啥问题,不光是房价受影响,整个经济的平衡也都会被牵扯进去。

因此,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立场挺明确的:希望能平稳过渡,避免剧烈震荡。

就得提一嘴反面例子:日本。1989年,那会儿,日本的股市和房地产都冲到巅峰了。

为了避免金融风险,日本政府搞出了一套降温招数,结果股市和楼市都崩得一塌糊涂,一年内狠跌了七成。

因为日本政府没能及时出手救市,结果让日本经济陷入了超过二十年的长期低迷。

有了日本的先例作为借鉴,中国绝不会再走弯路。

要是楼市暂时动摇不了,股市就得拼命稳住,绝不能出现双杀的情况。

再说,从操作的角度看,搞稳股市比稳楼市可简单多了。

股市规模毕竟不大,政策手段也多,只要资金到位,再配合政策引导,涨势就能持续下去。

而房地产市场太庞大又复杂,一点点调整都可能牵扯出一堆问题,施策起来难度确实要高出不少。

因此,出现的局面就是:房地产市场还在调节,股市却一直在涨,老百姓的存款大量涌入股票市场。

这样的局面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有大转变,7月份的1.1万亿也只是个开端罢了。

你得知道,中国的储蓄总额可是个惊人的数字,现在用来投资股市的也不过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

要是股市一直能赚到钱,让更多人尝到实惠,那之后就会有更大一部分资金涌入股市啦。

其实,这意味着中国老百姓的理财想法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以前的人们都是有钱就存银行,现在呢,大家开始懂得资产配置了,虽然风险多点,但预期的收益也相应提高了。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算是金融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啦。

嘛,投资这事儿都得提防风险,股市也是一样的。

眼下形势看起来挺不错的,可谁也猜不到明天会出啥事儿。

对一般的投资者来讲,最关键的还是得保持清醒,别被一时的盈利冲昏了头脑。

毕竟,股市涨了就会有跌,今天赚到的钱,明天可能就亏掉了。

结语

不管怎么说,这1.1万亿的存款大规模转移,体现了中国经济和金融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层次转变。这种趋势还能坚持多久,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让我们静待其发展吧。

【参考文献】每日经济新闻-2025-08-16——《居民存款缩水1.1万亿去了哪里?存款“搬迁”信号初显,“00后”股民入市:行情越来越火,感觉到处都藏着机会》南方都市报-2025-08-17——《湾财周报重要事件汇总 沪指突破3700点;7月居民存款减少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