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颜紫元说吴公仪胜过王芗斋,太极拳与意拳在推手上各有优势
发布日期:2025-08-05 07:08 点击次数:137
武术圈炸了:颜紫元爆料30年代王芗斋被吴公仪暴揍,当场跌出好几十次! 这消息一出,瞬间点燃热议——要知道,王芗斋可是公认的大师,1940年放话邀战天下高手,连打趴十几个国际格斗明星都没怂过,怎么到颜紫元嘴里,就成吴公仪的手下败将了? 这事儿太反常识了吧,简直像说泰森被隔壁老王一拳撂倒。 今天就扒扒真相。
颜紫元坚持说,那是在30年代,王芗斋带着徒弟尤彭熙上门挑战吴氏太极拳的掌门吴鉴泉,结果撞见吴公仪教拳。 两人一搭手,王芗斋就跟中了邪似的,一次次摔出去,跌得狼狈不堪。 这段描述成了颜紫元支撑吴公仪力压王芗斋的核心证据。 可是,武术史专家们一听就直摇头,因为1940年王芗斋发布"庚辰声明"时,直接在北平《实报》上喊话全国内外拳家:"嘿! 咱不玩虚的,要打就来真功夫切磋! "结果呢?北平那些顶尖高手都不敢接茬,只有几个民间爱好者过来推手玩玩儿。
当时王芗斋可不是吹牛,他真刀真枪干倒过十七个国际大咖。 举个例子,1940年左右,意大利拳王杰姆士跑来单挑——这位可是欧洲中量级冠军,重量不轻啊。 一上场,王芗斋就用意拳的快准狠,几回合内把杰姆士撂趴下,全程轻松自如。 日本那边也不安分,柔道高手渡边一郎觉得东方武术该他称霸,结果刚出手就被王芗斋掀翻在地,喘不上气。 更绝的是泽井健一,日本柔道五段加上剑道功夫加持,壮年期的他挥着木刀劈过去,王芗斋抄个短棍反手一弹,"啪"一声,木刀硬生生震飞了。 还有八田一郎这柔道六段大佬,一搭手没两秒,身子倒飞撞墙,场面跟拍武侠片似的。
这些战绩让王芗斋彻底火了,他的意拳(后称大成拳)就是奔着实战去的。 推手技中,意拳讲究速战速决、力道爆发,简单说就是"快打慢"。 当年泽井健一的木刀劈来,王芗斋靠弹抖劲儿化解,反手就控住对手——这可是意拳推手的拿手活:强调直接攻击重心点,省了花架子,上来就跟开挂了似的猛攻要害。 武术圈公认,王芗斋凭这套打到大师境界,武德又好,从不主动挑事,但谁敢惹事儿? 他准接。
反观吴公仪,吴氏太极拳的招牌人物,理论确实玩得溜——教过山东省长屈映光的武术总教练,还在黄埔军校和中山大学当过拳术教官,名头听着响当当。 但实战经历嘛,少得可怜。能拿出来说的就是1954年澳门那场比武,对手是鹤拳高手陈克夫。 起因挺逗:吴公仪放话南方无敌手,惹毛了陈克夫,两人直接签生死状开打。 第一回合,陈克夫冲上来就是一顿猛攻,吴公仪倒沉得住气,几个云手化解后,"砰"一拳打中对方鼻子,当场血流不止。第二回合金价更高,陈克夫使出"白鹤兜罗手",击中吴公仪腰部,可人家用太极拳推手借力打力,反手就锤到对手胸口。 陈克夫急眼了,一记高腿踢过来,吴公仪也分脚回敬。 裁判一看太危险,赶紧喊停,最后判个平局。
吴公仪的推手功夫,太极拳那套以柔克刚玩得很溜——化解对手攻势后巧妙反击,就像个泥鳅滑溜又难搞。 但1954这场打到和局,根本没显出吴公仪能把王芗斋压制的功力。 武术爱好者一查老底儿,吴公仪生涯主打教拳和理论,真打擂台的事儿少之又少。 要真是30年代就轻松击败王芗斋,为啥等到1954对陈克夫才露一手? 这时间线缝都缝不圆。
颜紫元的说法,站不住脚的地方太扎眼。 举个例子,1940年王芗斋发声明时,自信满满,要真在30年代就被吴公仪打趴过,那不是自打脸? 武德第一的他,何必搞个全国挑战赛丢面子。 况且,王芗斋一辈子对战记录多如牛毛,吴公仪就几场——双方实力差摆那儿,颜紫元的爆料更像是给吴家造势,偏袒太极拳。现实情况是,推手技术上,太极拳讲求内力化解,意拳追求实战爆发,本就风格不同。 吴公仪1954比武中能化解高腿,那是太极推手优势;但碰上泽井健一那种猛烈劈刀,王芗斋的意拳推手更占上风。 说白了,就像拿苹果比橙子,一个主柔,一个主刚,各练各的亮点。 武术圈老人儿都知道,真正交手还得看场合,哪有绝对碾压的事儿。
